EN
亚运会音乐作品该是什么气质 听听有bear而来的大咖怎么说
2020/12/21 15:16 来源: 杭州第19届亚运会组委会

  亚运会的音乐作品该是什么气质?要高大上、经典,还是要流行、传唱度高?要凸显地方元素还是国际性?要娓娓道来还是充满激情?电音、戏曲、嘻哈、世界音乐,这些元素适合拿来做会歌吗?

  12月19日,亚运好声音·杭州亚运会音乐作品创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几位专家、领导就这些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几位音乐人就个别问题争论起来,还有人甚至掏出了音响,为大家现场举例……

  知名音乐创作人甲丁老师在一开场就表扬杭州亚组委,“没有按常理出牌”,而是用了结合多种融媒体的宣传方式,将音乐作品的征集活动办出自己的特色。“在当下,不论是创作还是推广,不按常理出牌,或能收获意外的效果。”

  对于杭州亚运会功能性歌曲(音乐)的创作导向,甲丁则在现场“千叮咛万嘱咐”:“不能要求说一定要做一首经典的歌,不要一味地追求高大上”,“要将平台给到年轻人,将新的东西呈现出来”。著名声乐歌剧系教授马秋华老师也赞同这一点,她特别指出,大型体育赛事的歌曲创作不能只盯着那几个大作曲家,现在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年轻作曲人,而他们做出来的音乐,可能更能“吻合时代性”。

  传统戏曲元素适合放进会歌中吗?浙江籍知名音乐人白雪在现场给出了意想不到的答案。她觉得这是一个值得尝试的创作方向,并且还可以将电音和江南特色戏曲——越歌结合在一起,做一些创新。她同时也强调编曲的重要性,她希望能在杭州亚运会听到有活力的音乐,可以将大家“内心的激情激发出来”。而说到音乐在煽动情绪的作用上,杭州亚运会宣传形象大使沙桐则给出了一个他认为的完美案例——《巴塞罗那》,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原主题曲。

  沙桐参与此次研讨会可谓是“有bear而来”,他特意带上了自己的一个便携式小音箱,在现场为大家播放了历届奥运会主题曲中的经典曲目。作为参与了9届奥运会报道的央视记者,他提起这些会歌“如数家珍”。他认为一个体育赛事最重要的歌曲是开闭幕式的音乐、主题曲和传递火炬时的音乐,而这些音乐一旦成功,就会在人们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就是一小段旋律,几个小节,一直在脑子里回响”。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出演《丝路》双绸独舞的“飞天”女神殷硕也参与到了这次会议。作为一个常年住在北京的杭州姑娘,她难掩内心的激动,“在亚运会的宣传片上,我看了家乡这些年的巨大变化,作为西子姑娘,我很愿意参与进来,为我们的家乡做出一点贡献”。

  殷硕觉得杭州亚运会的音乐一定要有江南特色,展示杭州独特的气质。她特别提到音乐中一些独有的江南元素可以给人一种画面感,“北京干燥,而杭州则多雨湿润,所以每次在北京听到雨滴打在雨棚上的声音,这声音都会让我想起自己的家乡杭州”。

  中宣部、文旅部、国家体育总局、团中央、北京冬奥组委等单位有关领导和专家也在会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几位领导专家一致认同,在会歌征集的评选上,要打开音乐评选者的年龄跨度、阶层范围。“不同的人对音乐的感受是不同的,一首歌曲如果上至老人下到孩子听了都说好,那就一定是好的。”

  新华社体育部总编室主任曹剑杰还格外强调,杭州亚运会的主题曲一定要体现包容的特性,“中国在亚洲内是一个大国,一定要突出体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亚运会的音乐应该传达一种“欢迎你们来中国参赛”的友善和海纳百川的气度,“这次杭州亚运会还特意把大洋洲的几个国家容纳进来,规模是前所未有的,这就很好。”提到亚运会会歌的创作导向,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一级巡视员曹康甚至还打趣说,“亚运会的音乐应该‘低调而不失奢华,朴实而不失隆重’”,一部分的音乐可以接地气,方便人们口口相传,但一部分的音乐仍然要具备包容性和国际性,体现深远的内涵。

  杭州亚运会音乐作品全球征集活动是亚运筹办重要的里程碑事件。活动自2020年6月23日启动以来,经过线上线下同步征集和形式多样的宣传发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截至目前,杭州亚组委已收到应征作品1900余件。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地的海外网友也通过网络投稿的方式参与。音乐作品的征集投稿截止日期延至2020年12月31日。现在离截止日期还有最后10天,已经写好歌曲的小伙伴,抓紧时间来投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