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残)运村市政保障中心•住宿与商业健身中心:做好基础保障 提供暖心服务
2023/11/11 22:30
想要为参加杭州亚(残)运会的运动员、技术官员、媒体记者们打造一个温馨之家,除了场地、建筑、环境之外,还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呢?在杭州亚(残)运村,各中心从多方面着手,做好水电燃气等基础保障,提供无微不至的暖心服务,无论是“面子”还是“里子”,都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把工作做到了实处。
在后端做好基础保障,让亚(残)运村更美丽
一个家,当然得有扎实的基础能源保障和完善的清废体系,亚(残)运村市政保障中心就肩负着这项重任。
“能源保供方面,我们提出了‘三个头’工作要求:用电保供到灯头、用水服务到龙头、燃气监管到灶头。”亚(残)运村市政保障中心主任孔阳介绍,“通过各业务领域同事们的努力,我们将保供服务覆盖到了终端,绝不让‘村民’们缺电缺水,更要保障餐厅厨房的安全。”
为了做到“三个头”,市政保障中心的工作人员每日巡查,对重要点位如燃气调压柜、电力配电间、供水水泵房等处更是一天三巡。因为他们深知,这项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
亚(残)运村市政保障中心能源保供人员钱锃与何俊杰,是排供水保障队伍中的成员。日常巡查结束之后,他们会对信息进行汇总梳理。赛事期间,他们最担心的就是供水管网出现故障,虽然早已做好了应急预案,也与抢修团队进行过多次实战演练,但在他们看来,出了问题再修复,任务就等同于失败,只有全程不出错,才算是真正完成了工作目标。
“我本身就是属地单位保供水专业领域的工作人员,所以对现场情况比较熟悉。但亚(残)运村规模空前,想要做好工作,还有许多功课要做。”钱锃说,“除了排供水保障之外,水表维护、水质检测等工作,也由我们来完成。其间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感受到了为亚(残)运会作出贡献的荣耀感和使命感。”
何俊杰对钱锃的说法深表认同,他也将服务亚(残)运村的经历,描述为自己人生中“最光荣的时刻之一”。
这种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是市政保障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追求。亚(残)运村市政保障中心能源保供人员姚葆润,主要负责燃气保障工作,与各餐厅共同巡查,防患于未然,就是他的工作日常。
“前期我们实地踏勘,确定了每一根管线的走线,完成通气测试,也进行了专项演练,反复磨合,细化工作细节,将安全用气的意识落实到人。”姚葆润介绍,“赛事期间,我们在餐厨区域驻点保障,在声学成像仪等高科技设备的助力下,在早、中、晚、夜宵每一餐备餐时进行安全巡查,绝不放过任何一丝安全隐患。”
姚葆润说,一开始心里很紧张,晚上闭上眼,连梦里都是管线图。但随着工作的推进,一个个细节被切切实实地落地执行,他心里越来越有底,最终成功做到了零事故、零差错。
餐厨区域备餐、“村民”用餐之后,会产生各类垃圾,经过分类,等待下一步的清废处理。亚(残)运村市政保障中心环境保障主管阮金荣就负责垃圾清运及环境保洁工作。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厨余垃圾的处理。
“厨余垃圾易腐,气味也比较大,需要尽快清运,才不会影响‘村民’的居住体验。”阮金荣说,“亚(残)运村采取了低温暂存的方式,将这类垃圾统一收纳,等大家用餐结束、返回居住区之后,我们的工作也就开始了。”
早餐后、午餐后、晚餐后,还有夜宵结束之后的深夜,阮金荣的身影都会出现在垃圾清运点。后半夜清运,可以减少噪声、气味对“村民”的影响。精心设计的清运点和清运流线,避开了大家日常交通出行的热点区域,更是将这些影响降到了最低。
上半夜完成清运工作,下半夜迎来新一天的路面保洁工作。阮金荣说,他对夜色中的亚(残)运村反而更加熟悉,因为“看不见”的工作做得越到位,等阳光洒落、白天到来,“看得见”的亚(残)运村才会更美丽。
“比起之前接到过的工作任务,亚(残)运村的面积特别大,客户群也特别多,不得不说,对于我们团队来说,这是一次严峻的考验。”阮金荣说,“但我们知道,我们的工作是全村最最基础的保障,与大家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想要做好这份工作,就必须有担当。”
“在清废的过程中,我们对各类垃圾、杂物中有价值的物品都进行了回收再利用。回收的饮料瓶制成了村内公园里的凳子,一次性餐盘回收制成了环保购物袋。它们来自亚(残)运村,又以再利用的方式回到了亚(残)运村。”在孔阳看来,亚运村推进“无废亚运”的创建,不仅实现了“垃圾”资源循环利用的目标,助力亚运“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最重要的是建立了可复制、可推广城市垃圾减量和资源循环利用的亚运范式,探索了“绿色”“无废”的未来生活模式,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更多的亚运成果。
“两场盛会期间,我们连续高效、安全地运行了1257个小时。”回顾已经完成的工作,孔阳感叹地说,“我们的工作或许并不直面客户群,但我们能够保障全村方方面面的基础安全,就是最大的精彩!”
在前端提供暖心服务,让亚(残)运村更温馨
有了基础保障,美好的“村生活”就在眼前。住宿与商业健身中心的工作人员,为着“村民”们完美的入住体验全力以赴。
“各代表团和技术官员、媒体记者团队入住的时候,如何合理地分房,让各方满意,是个难题。”亚(残)运村住宿与商业健身中心服务调度主管陈贤,对分房工作还记忆犹新,“不同的客户有着不一样的需求,有的希望离餐厅越近越好,有的希望出行更加便利,有的喜欢安静,有的爱凑热闹,大家的生活习惯各不相同,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习俗也不一样,想要做到面面俱到,很不容易。”
有团队需要冰箱?立刻协调搬运到位。有团队对房间朝向有要求?第一时间协调调换。有“村民”行动不便?马上与居服经理及楼栋长沟通,提供力所能及的一切帮助……陈贤和同事们在各居住区奔走不停的时候,时不时会见到亚(残)运村住宿与商业健身中心媒体村居服协调专班班长孙飞鹏。
“赛时,我的工作主要是巡查村内28栋住宿楼,了解大家的需求,与住宿服务台紧密合作,处理村民们遇到的一切问题。”孙飞鹏说,“来到村里工作的这198天时间里,每天至少要走20000步。除了身体锻炼得更棒,更大的收获还是在能力和精神上。大家为了精彩亚运一起拼搏,这段美丽的时光,我永远不会忘记。”
亚(残)运村住宿与商业健身中心居服协调专班班长金秋怡,是孙飞鹏的“走友”,她认为,自己工作最大的意义在于帮助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朋友们更好地适应这里的生活,消除彼此之间的陌生感,不用为生活琐事发愁,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比赛中去,发挥出最佳水准。
“我觉得亚(残)运村就像是一个美好的‘乌托邦’,人人友善、相互帮助,大家都面带笑容。”金秋怡说,“我们为客户提供暖心服务,客户也给了我们数不尽的赞扬,这种友好温馨的交流氛围,让我着迷。”
办理入住、搬运行李、解答疑问、协调交通车辆、提供健身服务、完善商业配套、处理票务业务……亚运会期间3800余名工作人员,亚残运会期间1000余名工作人员,亚(残)运村住宿与商业健身中心全力以赴,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共同服务着这个好评如潮的“亚(残)运之家”中的每一位住户。中心主任刘李波一个劲地感叹,还没来得及和许多小伙伴说一声道别、道一声珍重,工作任务就已经要结束了。
“尤其是亚运会后离开的小伙伴们,真的很希望今后还有机会能再见到他们。”刘李波说,“他们离开的时候,正是紧张的转换期,1625套房间需要转换、商业业态需要进行无障碍化改造、盲道需要安装到位,任务非常艰巨,在两天半之内就要全部完成。一忙起来,就很难抽出时间好好说再见。”
刘李波说,忙碌的时候感触其实并不深,但如今回忆起来,有太多的故事值得讲述。亚残运村闭村前,她去送别印度代表团的最后一批客人,原本预计的离村时间是14时30分,但快要到点了,一位运动员还留在自己的房间里,依依不舍,不愿离开。
“他的队友们都在门口等着他,我以为他遇到了什么问题,就进去询问,看看能不能帮上忙。”刘李波说,“他见到我之后说,没有任何问题,只是舍不得离开,仅此而已。在楼下分别的时刻,他还不住地对我们说‘China is great(中国真棒)’。能够得到客户如此的认可,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好的肯定和鼓舞。”
亚(残)运会结束了,亚(残)运村也完成了历史使命,即将掀开新的篇章。但为“两个亚运,同样精彩”所作出的努力和付出,却不会被大家忘记。从后端的基础保障,到前端的暖心服务,杭州亚(残)运村最美好的一面,将会长久地留在每一位“村民”的心中,亚(残)运村,也将会是他们永远的“他乡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