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上城区体育场:闪亮的亚运“花灯”
2022/10/19 15:04
闪亮的亚运“花灯”
坐落于杭州钱塘江畔的上城区体育中心体育场,是亚运会期间足球项目的比赛场地。
在杭城的体育场馆当中,上城区体育中心是一位已经“服役”十多年的“老兵”。整座场馆占地约8万平方米,由体育场、网球馆、综合馆三部分组成。其中,体育场不仅拥有一块国际标准足球场地,座位数1.35万。届时,这里将作为亚运会足球比赛的场地之一投入使用。除此之外,场馆内还拥有一个网球馆和一个综合馆。综合馆由游泳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健身馆、篮球馆、杭州书房等6大部分组成,算得上是上城区数一数二的亚运“宝地”。
目前,这座亚运场馆及周边夜景焕然一新,亮灯后的体育场璀璨夺目,成为钱塘江边又一个靓丽的夜景地标建筑。“自上城区亚运场馆及周边景观亮灯后,便能切身感受到靓丽的亚运氛围,如梦如幻的灯光效果,让场馆看上去格外壮观!”周边市民纷纷感慨。
诚然,目前上城区体育中心已然成为亮在钱塘江畔的一盏明灯,不仅照亮了沿线道路,还让老百姓们感受到亚运即将到来的红利。
除上城区体育中心这“一场”之外,借乘亚运东风,该区也在推进“两馆”建设,分别为上城区全民健身中心水球训练馆、杭州市全民健身中心手球训练馆。
水球馆内,蓝色的“星空顶”映衬着一池碧水,仿佛勾勒出一幅山水画卷。水球馆建设过程中,对绿色智能提出很高要求,蔚蓝色的顶部是采用水波纹形状的膜结构,对顶面钢构和管道进行遮挡,起伏的造型便于水汽凝结后流动到两侧排出,兼顾绿色智能、实用美观。同时,水球馆的设计呼应钱塘江潮水元素,灯光开启后,顶部宛如一片蓝色星空。
距其不远,杭州全民健身中心亚运会手球训练馆改造工程于今年1月竣工。总建筑面积88143平方米,是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共体育健身场馆,并设有各类公益体育运动场馆,以及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等。竣工验收后,已成为附近居民运动健身新去处,提前享受亚运红利。
耀眼灯火的背后 是改造建设的不易
为承接亚运会足球比赛,上城区体育中心这位“老兵”也换上了“新装备”。2017年底,启动改造提升工作,总投资9500万元,主要包括体育场竞赛场地、观众区域设施、赛事功能用房、赛事专用系统设备、媒体及转播区、安保及交通、配套设施等7大类53个子项。2019年4月底开工,坚持“以一流标准建设一流场馆”,突出“绿色”“节俭”的建设理念。着眼赛事需求,立足功能实际,又充分考虑后期使用、场馆维护、普民惠民等问题,按照“因地制宜、建改结合、高效整合”工作思路,统筹推进建设。
如此大规模的改造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老场馆的改造,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比如在电力设施改造方面,按照原先的设计方案,只要有一定的电力系统冗余度就可以,不必做大变动,但没想到的是项目启动后,电力设施专项规划出炉,要求比原来高出许多。这意味着整套设计方案需要推倒重来,任务量也要翻一番。突如其来的疫情为本就复杂困难的改造建设“雪上加霜”。上城区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主任岑刚介绍,针对疫情期间施工人员组成复杂、物资原材料紧缺、工期紧、任务重等困难,及时调整工作方式及施工计划,多方协同联动,仅用三天时间,完成项目复工。
在2021年3月底,完成室内装修工程验收。2021年10月,通过6部门联合的赛事功能验收。今年6月,通过亚运会足球项目技术代表验收。中国足协竞赛部总监王潇在对体育场球场草坪、赛事照明、场馆流线、功能用房及相关赛事系统进行实地踏勘后,表示草坪在平整度、密度、渗水度等专业数据指标上均满足比赛要求,对场馆软、硬件条件给予高度肯定。
在不久前,上城区体育中心还成为了在市民之间口口称道的“花灯”。这是因为针对照明设施老化、功能照明不足、照明表现形式单一等问题,区城管局完成了对场馆及周边景观的亮灯照明提升。
此次亮化提升工程坚持绿色低碳,突出节能环保,通过“一把闸刀”智能调光系统一键切换,实现体育场常态模式、赛时模式等多种场景应用。通过“主控—分控—灯具”三级控制,达到体育场看台两侧灯光效果的同步,精准的控光技术让照明频闪更低、照度更均匀,为运动员和观众提供更舒适的夜景观。
上城区体育中心已然做好了万全的准备,迎接亚运会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