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体育:更快 更强 更高
2022/11/29 12:44
近日,省运会各项比赛正火热进行中,至11月24日,柯桥区取得金牌11.47枚,创造了柯桥区参加省运会的历史最好成绩,全市领先。近年来,柯桥区推进体教深度融合、协同发展,不断提升竞技体育实力,培养输送了谢震业、徐东香、王岳丰、陆敏佳等一大批国家级优秀运动员。同时,柯桥全年开展各级各类群众性体育赛事不少于500场,老百姓爱运动,有地方运动,让柯桥成为运动之城。
柯桥竞技体育和群众性体育的发展犹如振翅飞翔的双翼,将柯桥区的体育事业带入更高的层次。
全年群众体育赛事超500场次
傍晚时分,在北岸公园篮球场,附近小区的小伙子在挥汗如雨。在群贤路中和公园,市民李大伯在二代智能健身路径上进行锻炼,智能健身路径上配有相应的智能健身设备,可以根据锻炼者的运动时间、锻炼次数(里程),计算出运动者消耗的热量等数据。
打造活力运动之城,提升城市健康值,让人人爱上运动。近年来,柯桥区通过打造“体育+公园”模式,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运动起来。2020-2022年,柯桥区陆续完成省、市民生实事项目体育公园5个,体育设施进公园12个,覆盖全区11个镇街,大幅完善“10分钟健身圈”,满足群众就近健身需求。
11月初,浙江省第三届生态运动会暨柯桥区第六届运动休闲时尚周隆重开幕,一周时间内相继举办了攀岩、赛艇、龙舟、游泳、马术、篮球、网球等15个项目的比赛和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0名运动爱好者齐聚柯桥,享受这场运动盛宴。
每年除了有休闲时尚周这样的体育盛会,还有柯桥区武术交流大会、“天工杯”乡村篮球赛等各类比赛。在柯桥,类似的群众体育赛事全年不断。从年初到年末,全区要举办500多场次各级各类群众体育比赛、交流活动,吸引15万人参与,令“天天有活动,周周有赛事”的群众体育品牌成色更亮,秀出柯桥城市的“亚运范”。
新型体校成为人才培养摇篮
说起柯桥区竞技体育的发展,不得不提柯桥区少体校。2020年,该校在原业训网点的基础上升级成为柯桥区新型体校,进驻华舍中学。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模式,以学校体育发展为基础,发挥体教融合优势,以射击、皮划艇、赛艇、田径、游泳等主要项目为抓手,发掘体育苗子、提升训练质量、输送后备人才,成为了柯桥区体育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
在省第17届运动会上,我区运动员、柯桥区新型体校射击队队员黄李万林在10米男子气步枪60发项目中以领先第二名3.2环的优势勇夺个人金牌,祁徐露也夺得10米女子丙组气步枪60发个人金牌。
在柯桥区新型体校的攀岩训练场上,11岁小将王以恒在教练邵海涛的指导下“飞檐走壁”。在今年8月份举办的第六届全国少年攀岩锦标赛暨2022全国青少年U系列攀岩联赛上,王以恒斩获U11男子速度攀岩金牌。柯桥区新型体校副校长沈信苗自豪地说:“这些优秀的少年运动员都是学校自己挖掘培育的,在国家级、省级比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近年来,柯桥区发挥新型体校龙头优势,整合学校业训网点、社会化业训网点,以“1+N”模式实现竞技体育项目平台化。柯桥区新型体校集中射击、田径、游泳、举重、赛艇、皮划艇、攀岩等7个优势项目,集中学习、训练和管理;足球、篮球、排球等传统项目分布到33个学校业训网点,确保每所中学、中心小学至少有一个项目;击剑、拳击、滑雪、高尔夫等新兴项目则借助社会网点进行施训。
为了挖掘体育苗子,我区以注重赛绩、统一测试、择优录用加强选材,从小学到初中建立起一条龙培养体系。完善普通高中体育特长生招生实施细则,成绩优秀的运动员可通过体育特长生类别招生进入公办优质普通高中就读,拓宽运动员升学渠道,实现梯队建设与阶段升学互通。目前,柯桥区新型体校在训运动员323名,全区业训网点重点在训运动员860名。
柯桥区新型体校自成立以来,共获得省级比赛一等奖174人次,2022年已夺得省级及以上锦标赛、冠军赛金牌84枚(含团体),省运会金牌34人次、市级青少年锦标赛金牌259.5枚。
引进优秀人才任教,优化训练环境
下午4点以后,在柯桥区新型体校操场上顿时热闹起来,在陆敏佳的带领下,一群群小运动员挥汗如雨,认真进行各项训练。去年宣布退役的绍兴跳远名将陆敏佳,今年年初正式投身柯桥区的体育教育事业,担任柯桥区田径队负责人,以另一种方式征战沙场。
为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柯桥区发挥每年1000万元的体育产业专项引导资金优势,积极引进浙江省优秀运动队退役运动员,对符合条件的退役运动员可以享受住房补贴、安家补贴等优惠政策。2020年以来,新型体校共招聘选调优秀教练员17名。
有了优秀的体育人才,还需不断优化训练环境,提供良好的硬件保障。在柯桥区新型体校,柯桥区投入5000万元新建集训练、比赛、住宿于一体的射击馆,投资600万元新建新型体校攀岩训练场、室内综合训练房及坂湖皮划艇船库码头。将提升中小学体育设施列入民生实事工程,投入资金2600万元升级改造22个体育馆、亮化174片露天球场、铺设78片露天硅PU面球场、新建4个笼式足球场。统筹社会资源,利用中国轻纺城体育中心、乔波冰雪世界、鉴湖高尔夫球场等优质场地开展日常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