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当前位置:首页 > 杭州欢迎您 > 智慧杭州
造房子就像“搭积木” 碳排放减少300吨 数字化远程管理 东新街道这个安置房项目里藏着不少“黑科技”
来源: 每日商报

  一个建筑工地,几乎听不到轰隆隆的混凝土泵送浇筑声音,也没工人扎钢筋支模板的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手持遥控器操纵着设备的工作人员和在电脑前查看各项数据的管理人员。

  近日,位于拱墅区东新街道的三塘安置房项目凭借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技术以及一系列黑科技,获评杭州市新型建筑工业化示范项目。不仅如此,项目的智慧工地系统接入了东新街道的数字驾驶舱,工地信息一屏尽览,工作指令一键直达,进度质量实时监测。

  造房子就像搭积木

  新建材运用碳排放减少300

  三塘安置房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地上住宅共4幢,采用全钢结构装配式建造,是浙江省首个全钢结构装配式安置房项目。

  钢结构装配式住宅主要原理,顾名思义就是用钢结构装配起来的建筑。最大的特点是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转变为工厂生产部件,现场进行安装施工单位中建科工有关负责人谢志龙介绍到,整个过程有点像搭积木,相比传统建筑,它不会产生噪声、扬尘等污染。

  “项目采用的复合内隔墙系统,管线事先预埋,机械喷涂,一次成型,不需要现场开槽、粉刷等产生大量扬尘的现场操作。该负责人介绍说。

  除此之外,节能低碳也是突出优势。一方面是因为钢材生产能耗要比混凝土小得多,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新型节能建筑材料的广泛运用,让房屋的建造能耗和保温性能得到有效提高。

  例如该项目采用的钢管桁架预应力叠合板、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等材料,比传统建材要节能不少。我们做了一个测算,和传统的混凝土现浇及PC体系项目,我们能减少碳排放约300项目负责人说。

  “智慧工地接入数字驾驶舱

  打通了工地数字化管理的闭环

  让这个项目脱颖而出成为全市示范的原因,还在于属地街道与施工单位在数字化方面的密切协作。

  “工人有没有规范佩戴安全帽?有没有穿反光背心?过去我们安全员需要满工地跑,去检查提醒谢志龙举了一个例子,现在慧眼AI能够自动抓拍识别,并发信息提醒到班组长,提高了安全管理效率。

  除了慧眼AI外,这套智慧工地系统还有劳务管理、质量管理、视频中心、安全管理等9大模块,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数字工地管理方案。

  东新街道区域发展与治理中心副主任蒋维晟介绍,智慧工地还接入了街道的数字驾驶舱,深基坑数据监测、施工流水进度、工人健康信息等一系列数据都能在系统中实时展现,工地信息一屏尽览,工作指令一键直达,进度质量实时监测,也让街道打通了工地数字化管理的闭环。

  “以前住建、城管、环保几个部门经常要往工地现场跑,现在我们只要打开屏幕,不仅能看到现场画面,还能根据数据分析情况发现问题,督促整改,提高了监管效率。东新执法中队负责人金春耀介绍说。

  目前,东新街道围绕居民、游客、企业的吃、住、行、游、购、娱”6个领域,打通了110联动系统、数字城管、智安小区等16个平台7000余万条数据,成功打造了阳光厨房智慧消防智慧电梯便捷泊车等一批数字化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