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当前位置:首页 > 杭州欢迎您 > 美丽杭州
西湖边的鸳鸯越来越少了 别急 这是正常现象 4月中下旬“月老树”家族将迎来新成员
来源:

  春天的西湖,处处生机勃勃,湖山间无不透着灵动。可就在前些天,市民邹女士在散步时突然发现,西湖边有名的月老树上,鸳鸯越来越少了。你们报道过的,西泠桥边上这棵满是鸳鸯的树,很多小年轻还到树下来打卡许愿早日脱单,怎么现在鸳鸯少了,它们都去哪里了?邹女士非常疑惑。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西泠桥边,发现月老树下的鸳鸯确实只有十来只了。尽管数量少了,但它们依然是西湖边最抢镜的明星,不少市民和游客在给它们拍照。鸳鸯也不怕人,游人在长椅上坐着,它们就顾自觅食,互不打扰,惬意美好。

  那么,缺勤的鸳鸯去哪儿了呢?它们还回来吗?

  四大候鸟只剩鸳鸯恋恋不舍

  留在西湖的鸳鸯正忙着生娃

  昨天上午,杭州市西湖鸳鸯志愿守护队进行了2022年第一次鸳鸯数量调查。志愿者分成4个小组,按照分配好的路线,在同一时段内进行了同步调查,尽可能环绕西湖湖区,统计鸳鸯的数量,为西湖鸳鸯保护提供数据参考。

  “329日,我们统计到整个西湖水域的鸳鸯有156只。而去年1226日我们做冬季调查时,统计到的鸳鸯数量是295只,现在的鸳鸯数量确实比之前少了近一半。志愿者陆建利看完4组志愿者的汇总数据后说,不过,每年3月、4月,西湖鸳鸯数量变少是正常的,而且接下来还会有大约三分之一的鸳鸯要北归,最终留在西湖的鸳鸯估计在100只以内。

  每年3月、4月,是西湖候鸟北迁的季节。目前,四大候鸟中,鸬鹚、织女银鸥、普通秋沙鸭都已经飞走,唯独鸳鸯还对西湖恋恋不舍。部分鸳鸯陆续北迁是习性使然,而选择留在西湖继续过日子的鸳鸯,当下正在沿湖的树洞里忙着鸟生大事”——繁衍后代。

  公鸳鸯都在产房外站岗

  鸳鸯宝宝将在4月中下旬出生

  每年开春之后,留在西湖的鸳鸯家族喜事一桩接着一桩。首先,单身鸳鸯陆陆续续找到了另一半;一番恩爱缠绵后,3月份,小两口就会一起出动,到西湖边的柳树、梧桐上寻找合适的产房

  西湖沿线有大量的柳树和梧桐,那些树龄较长的树上总会有一两个自然形成的树洞。鸳鸯本身是不会筑巢的,所以它们会选择西湖边的天然树洞,面朝西湖的柳树、梧桐上的树洞是它们心目中最好的湖景房。公鸳鸯找到合适的树洞后,就会把它们的孕妻请过来住,自己则会在树洞附近默默守护。守护鸳鸯6年,陆建利对鸳鸯的习性已经了如指掌。在他的指点下,记者果然在孤山附近的西湖水域看到了站成一排的公鸳鸯。它们遥望着湖岸边柳树上的产房,那模样像极了守在产房外等待喜讯传来的准爸爸。要是公鸳鸯离开了,那就说明母鸳鸯已经开始孵化鸟蛋了。正常情况下,孵化的时间是28天左右。陆建利说,到了4月中下旬,西湖边的鸳鸯宝宝就会陆续出生了。

  关于西湖边出生的鸳鸯宝宝,这里有一组数据。2017年,在西湖边出生的鸳鸯宝宝共有6窝;到了2021年,这一数字增加到了28窝。5年中,出窝的鸳鸯宝宝总数达618只,自然状态下长成成鸟的总数是356只,存活率为57.6%

  今年,新出生的鸳鸯宝宝会有多少只呢?相信大家都期待这个答案。

  西湖是鸳鸯顶配的家

  不打扰就是对它们最好的照顾

  鸳鸯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们对于栖息地的要求非常苛刻,通常会精心挑选生态条件好、远离人类袭扰的地方。本为候鸟的鸳鸯选择毗邻闹市的西湖作为栖息地,并最终留下来繁衍后代,其中有什么因由呢?

  “这里头其实有很多必然性。比如,西湖的水质好,水生植物也丰富;像孤山北麓湖区,那里是不通船的,给鸳鸯提供了栖息场所;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当然是西湖边有大量可供鸳鸯孕育宝宝的天然树洞。陆建利笑着说,在西湖生活,鸳鸯的吃、喝、住、玩可都是顶配的。

  当然,西湖鸳鸯还有一群保镖。了解西湖鸳鸯背后故事的人都知道,杭州有一支鸳鸯护卫队2017年,浙江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野鸟分会和杭州市鸟类与生态研究会共同发起成立了这支队伍。5年时间里,队伍壮大到了500余人,每个队员都在发光发热。正是这份全情投入的守护,让鸳鸯安心地留在了西湖。

  如今已是鸳鸯繁殖季,也是鸳鸯护卫队最忙碌的时候。鸳鸯宝宝在树洞里破壳,破壳后,它们就要跨过鸟生的第一道坎——跳下树,穿越马路,躲避来往车辆,走到西湖边,最后跳进西湖里。即使跨过了这道坎,鸳鸯宝宝在西湖里生存的鸟类中,也算是自我保护能力最弱的一种,因此,鸳鸯护卫队就是它们的守护神

  近期,志愿者景光每天早上6点就赶到西湖边上岗,要等到晚上7点多,鸳鸯都休息了,他才骑着电动车回家。我现在的任务主要还是观察。景光说,比如,西湖里的鸳鸯突然朝着一个方向飞,那可能是有人在投喂食物,我们就要去阻止,防止鸳鸯吃得太多胀死,或者长时间依赖喂食而失去生存能力。又比如,鸳鸯飞到树洞产卵的时候,我们会劝阻市民、游客不要去打扰。

  到了4月中下旬的鸳鸯宝宝出生季,鸳鸯护卫队会更加忙碌。轮流值班的志愿者会在清晨5点前到岗,而陆建利和景光也会每天准时守在鸳鸯的产房外。主要是观察有没有小鸳鸯破壳,要是有小鸳鸯出生,我们就要帮助它们穿越车流、人流,让它们顺利跳进西湖。景光说。

  自带干粮和水,每天绕着西湖一圈又一圈地走,微信步数永远碾压众多好友,这就是陆建利和景光的工作。正是这群志愿者一年又一年的义务守护,让鸳鸯从西湖的过客升格为西湖的常住人口,西湖也因此增添了一道灵动的风景。